标签 QC汽车 下的文章

QC/T 29117.9-93.
1主题内容 与适用范围
QC/T 29117.9规定了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耐久性检验的抽样规定、检验内容、检验方法、故障描述、评定指标及计算方法。
QC/T 29117.9适用于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耐久性抽查检验、监督管理和新产品的定型检验。亦适用于企业对产品进行不定期考核。
2引用标准
QC/T29115摩托车 和轻便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规程
QC/T2911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评定办法
GB/T5363摩托车 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台架试验方法
QC/T29117.7摩托车和轻便 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发 动机质量考核评定方法
QC/T29117.8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产 品质量检验发 动机可靠性评定方法
3抽样规定
3.1抽样对象
定型投产,在本评定周期内生产、经企业质量部门验收合格的成品发动机。
3.2抽样方式
随机抽样。
3.3抽样周期 与抽样数
企业检查由企业根据需要自定时间和台数。
上级主管部门、行业或质量监督部门组织检验,由组织单位确定抽样周期与抽样数。
3.4抽样地点及 抽样基数
3.4.1在生产厂 成品库抽样时,抽样基数应不少于30台;在生产装配现场、用户单位抽样时,抽样基数不限。
3.4.2突击抽样时, 抽样地点和抽样基数不限。
3.5 加倍抽样
3.5.1当样机息速污染物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允许加倍抽样- -次。但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允许加倍抽样:
a.样机出现致命故障;
b.两台样机怠速污染物均达不到规定要求;
c.两台样机出现同一严重故障。
3.5.2加倍抽 样数为不合格样机数的2倍。加倍抽样后需重新检验全部项目。

QC/T 29117.16-93.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QC/T 29117.16规定了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化油器质量考核评定办法
QC/T 29117.16适用于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化油器质量检验、监督管理、等级评定和新产品鉴定
2.引用标准
GB/T5363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台架试验方法
GB14621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5466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测量息速法
ZBJ94002小型汽油机化油器清洁度利量方法
NJ324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限值
NJ436小型汽油机化油器试验方法
QC/T29117.7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产品质检验发动机性能抽查评 定办法
QC/T29117.8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产品质检验发动机可靠性评 定办法
3.抽样规定
3.1抽样对象
经正式定型、大量或成批生产,井经企业检查部门验收合格的在本评定周期内生产的成品化油器。
3.2抽样方式
随机抽样。
3.3抽样周期及数量
3.3.1由 检测部门不定期抽样检测时,每次抽取化油器样品9台,共编9个号码,1、2、3号供主要性能检测用,其中1. 2号供可靠性检测用,4. 5、6号供装配、外观(含包装)质量及清洁度检测用,7.8、9号供综合流量精度检利用(如单独进行综合流量检测时,抽样数为5台);抽取主要零部件3台套供加工质量检测用
4.检测项目及指标规定
4.1主要性能(见表2)
密封性:在静置及加压条件下均不得渗漏;
最大功率及相应转速:按企业标准的规定,离散率按表2规定;
最大扭矩及相应转速:按企业标准的规定,离散率按表2规定;
外特性最低燃油消耗率及离散率按表2规定;
经济车速工况燃油消耗率:按企业标准的规定,离散率按表2规定;
起动性能:按表2规定;

QC/T 29117.10-93.
1主题内容 与适用范围
QC/T 29117.10规定了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装配调整及外观质量检验的抽样规定、检验项目、检验器具、检验方法、评定方法、质量水平分等规定和报表要求。
QC/T 29117.10适用于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质量抽查、监督管理和等级评定
2术语
2.1油 漆或粉末喷涂层缺陷术语
缺漆一涂层表面存在局部漏涂现象。
露底一涂层表面 能见到本体材料色泽的现象。
脱落---涂层出现漆膜或喷涂层剥落现象。
生锈一涂层表面 出现锈点、锈斑现象。
裂纹一涂 层出现不规则、深浅不同的断裂纹路的现象。
起泡一涂层表面出现大小不同的圆形鼓泡的现象。
流痕一涂层表面出现涂料流淌痕迹的现象。
2.2电镀层及化学处理层缺陷术语
锈蚀--徐层表面呈现锈点、锈班现象。
腐蚀物涂层及化学处理层表面附有黑色、白色、绿色等化学腐蚀物。
露底一一涂层表面能见到本体材料色泽的现象。
鼓泡一涂层表面出现大小不同的脱壳起鼓现象。
剥落一涂层表面脱落现象。
2.3焊接缺陷术语
漏焊一按工艺规定 应焊而未焊的部分。
夹渣一焊后残 留在焊縫中的熔渣。
烧穿一焊接过程中, 熔化金属自坡口背面流出,形成穿孔的缺陷。
裂缝一在焊接应力 及其它致脆因素共同作用下,焊接接头中局部地区的金属原子结合力遭到破坏而形成的新界面产生的缝隙,它具有尖锐的缺口和大的长宽比的特
3抽样规定
3.1抽样对象
定型投产,在本评定周期内生产,经企业质量部门验收合格的成品发动机。
3.2抽样方式
随机抽样。

QC 244-1997.
1范围
QC 244规定了汽车安全带总成的动态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QC 244适用于M和N类汽车前向座椅乘员使用的安全带总成。
QC 244不适用于在侧向座椅上和设置在通道.上的靠背和座垫均可折蠱的座椅上使用的安全带总成。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3术语
3.1台车
指用于装载假人使其产生加速度并符合5.1. 2规定的移动台。
4动态性能要求
4.1在按第 5条规定试验后,假人不应出现异常姿态。安全带承载部分不应产生影响其功能的变形、损坏和断裂,带扣应能正常开启。
4.2假人的移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5试验方法
5.1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由试验假人、台车、试验用座椅、安全带安装支架及测量装置等组成。
5. 1. 1试验假人
本试验采用TNO - 10型假人,也可采用混合II型第50百分位男性假人。
试验前TIO-10 型假人应按附录A要求进行关节力矩调整及标定处理。试验时假人应穿上合适的衣服。
5. 1. 3试验座椅
试验座椅的座垫及靠背由表面光洁坚固的金属材料制成,其尺寸和靠背倾角应符合图1的要求。但如果是为指定车型设计的安全带进行试验,试验座椅应使用该车型所用座椅,座椅靠背角应调至设计值。
5.1. 4安全带安装支架
5. 1.4. 1安全带安装固定点位置应符合图1的要求。但如果是为指定车型设计的安全带进行试验,也可按该车的设计安装位置进行安装。

QC/T 289-2001.
1范围
QC/T 289规定了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QC/T 289适用于汽车发动机用的机油泵( 简称机油泵)。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828-1987逐批检查计 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T 3821-1983 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 度测定方法
JB/T 8886-1999内燃机机油泵试验方法
JB/T 9774-1999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 度限值
3定义
3.1 流量Q (L/min) :单位时间内,从泵的出口处输出的液体量。
3.2压力P (kPa) :泵出口处的压力。
3.3 容积效率η, (%) :实际流量与理论流量的比值: η =Q/ Q.。
3.4 限压阀开启压力P。(kPa) :限压阀溢油口开始喷油时之压力值。
3.5 吸油高度h (m) :油箱液面至主动齿轮(或内转子)中心的高度差。
3.6工作特性
3.6.1转速特性
在规定试验油粘度和一定压力时,表示供油量与转速的函数关系。
3.6.2压力特性
在规定试验油粘度和一定转速时,表示供油量与压力的函数关系。
4技术要求
4.1机油泵 总成各零件的制造及装配应符合按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有关技术文件的要求。
4.2机油泵总成图或有关技术文件中应规定产品的性能指标和可靠性指标。

QC/T 417.1-2001.
1范围
QC/T 417.1规定了多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
QC/T 417.1适用于车用电线束中的多线片式插接器及车辆上用于维修的分离插接器。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QC/T 417.1-2001车用电线束插接器 第1部分: 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车部分)
3定义
本标准使用的各名称的定义在QC/T 417. 1- 2001中规定。
4尺寸特性
多线插头应符合表1和图1尺寸。
未标尺寸细节由生产者选择。
5特殊性能要 求
多线片式插接件除了满足QC/T 417. 1-2001种的一般性能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特殊要求。
5.1设计要求
插头在冲压过程中,要注意有效接触区域以确保缝和倒角边不影响插接性能。
5.2接触电阻
按QC/T 417.1-2001中4. 8进行多线片式插头的接触电阻试验,其值应符合表2。
本标准参照ISO 8092. 1~.4系列标准制定。本标准在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的总标题下分为五部分:
一第1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车部分)
一第2部分: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 摩托车部分)
一第3部分:单线片式插接件尺寸和特殊要求
一第4部分:多线片式插接件尺寸和特殊要求
一第5部分:用于单线和多线插接的圆柱式插接件尺寸和特殊要求

QC/T 544-2000.
1范围
QC/T 544规定了汽车发动机、凸轮轴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QC/T 544适用于汽车发动机配s气凸轮轴以下简称凸轮轴)。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23°钢铁化学分析标准方法
GB/T 228-1987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GB/T 230-1991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 231-1984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 699-1988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
GB/T 1182- 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
GB/T 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 1348- 1988球墨铸铁件
GB/T 1800. 3-1998极限与配合基础第3部分: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
GB/T 1804-1992 -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GB/T 1958- 1980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
GB/T 2828- 19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T 2829- 1997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T 3077- 1988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
GB/T 5617- 1985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7216- 1987灰铸铁金相
GB/T 9441-1988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CB/T 9450- 1988钢件渗碳淬火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

QCn 29015-1991.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QCn 29015规定了自卸汽车、自卸式半挂车的栏板锁紧装置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QCn 29015适用于具有开启式栏板的自鈿汽车和自卸式半挂车所使用的栏板锁紧装置。
2引用标准
JB3677汽车用螺纹紧固件拧紧据矩规范
JB/ZQ 3011工程 机械焊接通用技术条件
JB/Z 111汽车油漆涂层
GB 3766液压系 统通用技术条件
JB 2131 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
JBn4047.1自卸汽车技术条件
JB 4047.2自 卸汽车性能试验方法
3术语及其定义
3.1 开启式栏板.
自卸汽车卸货作业时.可以自动开启、关闭的货厢栏板。
3.2栏板锁紧装置
能自动开启、关闭并可锁紧栏板的机构。
3.3 举升角
自卸汽车卸货时,车用相对于车架的转动角。
3.4最大关闭角
栏板处于锁紧状态时的最大举升角。
3.5 完全开启角
栏板完全开启时的最小举升角。
4栏板锁紧装置的分类
4.1 机械式栏板锁紧装置
直接通过机械操纵的板锁紧装置。
4.2气控式栏板锁紧装置
利用气压操纵的栏板锁紧装置。
4.3液控式栏板锁紧装置
4.4电控式栏 板锁紧装置
利用电控气阀或电磁换向阀,控制气流或液流方向操纵的栏板锁紧装置
5技术要求
5.1栏板锁紧装置(以下简称锁紧装置)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5.2外购件、外协件必须具有合格证,所有零部件须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进行装配。
5.3锁紧装置应保证自卸汽车行驶过程中栏板不得自行开启。
5.4 举升角小于最大关闭角时,栏板应能锁紧;举升角大于最大关闭角时,栏板应开启,锁紧装置不得处于锁紧状态。
5.5举升角等于或大于完全开启角时,栏板应能完全开启。
5.6加油点应布置合理、操作方便,装配完毕应按规定加油进行润滑。.
5.7锁紧装置 应开关灵活、锁紧可靠.无卡滞现象。
5.8缸体支座应有足够刚度,安装位置正确。
5.9板式阀或插装阀应定位正确、安装可靠。
5.10 所有联接件、紧固件须连接可靠,拧紧力矩应符合JB 3677的规定。

QCn 29005-90.
1主题内容 与适用范围
QCn 29005规定了汽车用低压电线束产品的质量等级、试验方法和抽样评定方法。
QCn 29005适用于企业主管部门和产品生产企业对使用电压在50V以下的汽车用低压电线束产品(包括技术引进产品)的质量进行监督和等级评定。
QCn 29005不适用于非公路车用电线束产品及企业正常生产的产品检查和验收。
2.引用标准
GB9328道路车辆用低压电线(电缆)
ZBT35.001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ZB T36 003汽车用片 式插接件
ZBT36004汽车用片式插接器技术条件
JB/Z291产品质量分等标准编制导则
QC/T 29106汽车 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3质量分等原则
按汽车用低压电线束产品的质量水平和使用价值,分为合格品、-等品、优等品三个等级。
具体要求见JB/Z 291第2.1.2.2、2.3条.
4质量分等指标
低压电线束的质量分等指标见表1..
5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见表1.
6抽样评定方法
6.1抽样方法
检测用样品应从用户或生产厂检铡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在生产厂搪样时,抽样基数不得少于抽取样品数的30倍。
6.2抽样分组
6.3评定方法
采取打分法评定产品质量等级,实得分满分为100分.各项目的标准分数按其重要性分级给定。计算标准分值时,以最低检测结果得分计算,不得以平均值计算.实得分由各项目检测后得分加权相加求得,质量等级由实得分决定.具体规定如下:
合格品的各项指标均应符合合格品的质量等级规定,一等品、优等品应在合格品的基础上按下列要求评定.

QC/T 1-92.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QC/T 1规定了汽车产品图样的基本要求。
QC/T 1适用于汽车产品图样(以下简称图样)。摩托车产品可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
QC/T 2汽车产品图样格式
3总则
3.1图样必须按照有关制图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其它标准或规定绘制,达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
3.2图样上的术语、代号、文字、图形、结构要素及计里单位等均应符合有关标准或规定。
3.3图样上的视图与技术要求应能表明产品和零部件的结构、轮廓,并作为制造、检验的技术依据。
3.4图样在能清楚 表达产品和零部件的结构、轮廓、尺寸及各 部分相互关系的前提下,视图的数童应尽量少。
3.5每个产品或零部件,应尽里分别绘制在--张图样上。如果必须绘制在数张图样上时,主要视图、技术要求一般应置于第一张上。
3.6图样上的产品及零部件名称,应符合有关标准或规定,如无规定时,尽里简短、确切。
3. 7图样上一般不列入有限制工艺要求的说明。必要时,允许标注采用一定加工方法的工艺说明,如“同加工”、“配研”、“车削”等。
3.8每张图样按规定填写标题栏,在签署栏内必须经规定的有关人员签署。标题栏格式见QC/T2的规定。
3.9每个专用香部件无论是否绘制单独图样,均应具有独立的编号。
4图样的绘制
4.1零件图
4.1.1每个专用零件一般应绘制单独零件图样。
4.1.2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构、尺寸都很简单的零件组成一个总成,允许只绘制一张总成图样,不再绘制单独的零件图,但须能清楚表达零件、总成的结构、轮廓、尺寸及其相互关系。

QC/T 2-92.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QC/T 2规定了汽车产品图样的格式和填写规则。
QC/T 2适用于汽车产品图样。摩托车产品可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
GB 10609.1技术制图标题栏
GB 4457. 2机械制图比例
QC/T 4汽车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采用与更改办法
3产品图样格式
产品图样.上应具有标题栏、更改栏,必要时可设延伸标题栏、代号栏或附加栏。各栏的线型、填写字体、年、月、日及需要缩微的要求应符合GB 10609.1 的规定。
3. 1标题栏
3.1.1每张图样的右下角必须设有标题栏。
3. 1. 2标题栏由代号区、名称区和签署区组成,各区的内容与尺寸见格式1或格式2。
3.1.3标题栏的填写
3.1.3.1代号区
图样编号栏;填设计对象的图样编号;
b.图样标记栏:填图样所处生产阶段的标记,标记代号按以下符号自左向右填写。
s:试制图样标记代号;
z:生产准备图样标记代号;
B:正式生产图样标记代号。
各阶段还可在标记代号左或右增加轮次号,轮次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第二轮样车(机)试制图样标记代号为s2 (或2S) ,第三轮试制为s8 (或 ss) ...
c.质量栏:填整车或零部件的净质量,以千克为单位时不标注单位;
d.比例栏:填绘制图样所用的比例,按GB 4457.2 规定填写;
e.共x张第x张栏:填同一编号的图样总页数和页次; .
f.单位名称栏:填设计单位的名称或代号。
3.1.3.2名称区
a.图样名称栏:填设计对象的名称。凡是有标准规定的零部件术语,均应按规定填写;
b.材料标记栏:在零件图中填该零件所用材料的标记。

QC/T 3-92.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QC/T 3规定了汽车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的完整性及其主要内容。
QC/T 3适用于汽车新产品设计及老产品改进。摩托车产品可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
GB 1.3标准化工作导则产品标准 编写规定.
GB 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期
QC/T6汽车 产品叨细表编制规则
3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的完整性
3.1产品在设计、试验、鉴定和生产的各阶段应具有相应的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
3.2产品图样 及设计文件的完整性应按表列要求规定(见表)。
4设计文件的主要 内容
4.1设计任务书
a.设计依据,
b.产品型号及其主要使用功能;
c.对计划任务书或技术协议书提出有关修改和改进意见;
d.可行性分析:市场预测,企业技术开发和生产的能力,新产品的设计指导思想,预计的生产纲领和目标成本,技术经济分析;
e.产品的基本结构型式,整车应包括总成布置方案描述及各主要总成的结构、特征参数以及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情况;
f.国内外同类产品技术水平的对比、分析,新技术、新结构采用的情况;
g-对标准化的综合要求(按4.2 条规定) ;
h.关键技术解决办法及关键零部件、特殊材料、货源情况分析;
i.叙述产品既满足用户需要,又适应本企业发展要求的情况;
j.新产品设计、试验、试制周期的估算;
k.提出单位、人员及时间。
4.2标准化综合要求
a.应贯彻的产品标准和其他现行技术标准;
b.新产品预期达到的标准化系数;
c.对材料和零部件标准化要求;

QC/T 4-92.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QC/T 4规定了汽车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以下简称图样及文件)的采用、取消与更改原则和方法。
QC/T 4适用于图样及文件的采用、取消与更改和底图的复制,摩托车产品为可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
zb/I T04 005汽车产品零部件编号规则
QC/I 2汽车 产品图样格式
3术语
3.1影响互换: 更改前后的零部件不能相互代替。
3.2不影响互换: 更改前后的零部件能相互代替。
3.3需准备: .更改需做生产准备才能实现。
3.4不需准备: 更改不需做生产准备即能实现。
4图样及文件的采用 、取消及更改原则
4.1图样及文件的采用、 取消及更改必须填写汽车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采用与更改通知书(以下简称通知书)。
4.2通知书由产品设计部门填写,由资料档案部门管理。
4.3图样及文件的更改不得降低产品质里,亦不得违背有关标准的规定,更改后的图样及文件应正确、完整、统-和清晰。
4.4新产品投入生产准备的全部图样及文件,应尽可能一次采用完毕。
4.5一个更新项目所涉及到的全部图样及文件应成套改全。
4.6一个更改项目 涉及到几个专业时, 通知书可由各专业室填写, 总布置编页次,发一份通知书。
4. 7凡更改项目不需准备,且不影响互换的正式生产图样,允许将几个项目编在同一份通知书中,但每个更改项门间应用贯通横线分开,以示区别。
4.8凡更改需准备,且能独立实现的更改项目,应分成独立投产的最小单元分别编制通知书。
4.9已发出的通知书如发现错误,在生产准备期间,可采用补充更改通知书将错误内容作废;对同一更改项目的遗漏也可采用此法给予增补。
4.10当一个零件结构有较大改变(如铸件改成冲压件等)图样需要更换时,应改变图样编号中的变更经历代号,其变更经历代号按IB/T T04 005中3. 5条的规定。
4.11生产试制阶段的图样及文件,采用、取消和更改一律不填写通知书,需更改时,由有关人员直接在复制图上更改和签字,底图则在试制总结后一次更改,并不加任何更改标记。
4. 12 新产品投人生产准备,图样及文件需更换、更改时,不考虑是否影响互换。

QC/T 5-92.
1范围
QC/T 5规定了汽车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标准化审查的原则、内容、范围、程序、办法及标准化审查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QC/T 5适用于汽车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的标准化审查。摩托车产品可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
QC/I3汽车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完整性
3总则
3.1在产品的初步设计、 技术设计、工作图设计的各阶段应进行相应的图样及
设计文件的标准化审查。
3.2标准化审查是检查产 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是否正确、有效地贯彻各级标准的重要手段之一,经标准化审查应达到:
a.所设计的产品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b.优先采用定型的设计方案和结构方案,并最大限度地采用标准件、通用件,以提高设计的继承性和产品的标准化程度;
c.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应正确、完整、统一、清晰。
3.3标准化审查应依据标准化综合要求及其相应的各级标准和有关技术文件。
4标准化审查的范围及内容
4.1标准化审查的范围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都必须进行标准化审查。
4.2标准化审查的内容
根据QC/ T3规定的图样及文件种类均应进行标准化审查,其内容见表。
5标准化审查的程序和办法
5.1产品图样、设计文件绘制完毕,并经设计、校对、审核签字后,送交标
准化审查。
5.2标准化审查一般应在原图上进行标记,也可填写“标准化审查意见单”(见附录A),然后将图样及设计文件返回设计部门修改。
5.3设计人员修改后, 送标准化人员复审并签字。
5.4在制成的底图上,有关人员按规定顺序签字后,送标准化人员签字。
6标准化审查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6.1标准化审查人员的职责
对设计人员是否正确贯彻标准,标准化审查人员有监督、提出意见和要求修改的责任。

QC/T 6-92.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QC/T 6规定了汽车产品明细表(以下简称明细表)的种类、作用、格式及其填写方法。
QC/T 6适用于汽车产品明细表的填写。摩托车产品可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
GB 9417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
ZB/I T04 005汽车产品零 部件编号规则
QC/T4汽车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采用与更改办法
GB 3730.1 汽车 和半挂车的术语和定义车辆类型正T50 004专用 汽车的术语及其定义专 用汽车类型
3明细表的种类明细表根据汽车产品零部件编号的原则不同,分两大类。
3.1按ZB/T T04 005附录A中A1编号的零部件明细表包括:
a.整车明细表(见格式1) :表明该车型所包括的汽车总图明细表编号和组明细表编号;
b.组明细表(见格式2) :表明该组所包括的各分组明细表编号;
c.分组明细表(见格式3) :表明该分组所包括的装置图、总成图、零件图、总成与零件的数里和装配关系等:
d.改装明细表(见格式4):表明变型产品与其基础产品在零部件配备上的差异;
e.汽车总图明细表(见格式3) :表明该车型所包括的总布置图、外形图等。
3.2按ZB/TT04005附录A中A2编号的零部件明细表包括:
a.整车明细表(见格式5) :表明该车型所包括的汽车总图明细表编号、组号以及构成该组号的独立总成明细表编号、系统明细表编号;
b.独立总成明细表(见格式6) :表明该独立总成所包括的装置图、总成图、零件图、总成与零件的数量和装配关系等;
c.系统明细表(见格式6) :表明该系统所包括的装置图、总成图、零件图、总成与零件的数量和装置关系等;
d.改装明细表:同3.1d条,
e.汽车总图明细表(见格式6) :表明该车型所包括的总布置图、外形图等。

QC/T 7-92.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QC/T 7规定了汽车产品设计文件的编号规则。
QC/T 7适用于汽车产品设计文件的编号,不适用于汽车产品图样、企业标准、明细表、图样及设计文件采用与更改通知书的编号。摩托车产品可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
GB 9417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
IB/TT04005汽车产品零件编号规则
3基本要求
汽车产品的每个设计文件均应有独立的编号。
4设计文件编号的构成
设计文件编号由文件类别代号、汽车产品型号(或零部件分组号)及序号组成,形式见图。其中汽车产品型号或零部件分组号,根据设计文件是属于整车还是零部件分别选取。
4.1文件类别代号
文件类别代号是分别选取该类文件名称中,有代表意义的两个汉字的第一个拼音字母组成的。常用的文件类别代号按表选取。
4.2汽车产品型号
汽车产品型号按GB 9417 的规定编制。
4.3零部件分组号
零部件分组号按ZB/T T04 005 的规定选取。
4.4序号
序号按文件所属类别存档的顺序依1、2、...由小至大编制。
汽车产品设计文件编号举例
(参考件)
例1. CK6560型汽车第1号设计任务书,其文件编号为: SR - CK6560-1或CK6560一SR- 1
例2.1700010-02 (变速器总成) 的第1号说明书,其文件编号为: sM一1700-1或1700一SM- 1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组织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传禹、刘力、陈东、朱锡全。

QC/T 14-2009.Tyre air-pressure gauge for automobile.
1范围
QC/T 14规定了汽车用轮胎气压表(以下简称气压表)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储存、保管。
QC/T 14适用于测量汽车轮胎充气压力的仪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C/T 625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QC/T 727- -2007汽车 、摩托车用仪表.
3分类
气压表按结构型式分为标尺式和指针式。
4要求
4.1一般要求
4.1.1 产品文件:
4.1.1.1气压表应符合 本标准的要求,并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设计文件制造。
4.1.1.2气压 表的外形和标志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规定。
4.1.2气压表气嘴头部分与轮胎气]嘴的配合尺寸:气压表气嘴头部分与轮胎气门嘴的配合尺寸为φ8(见图1)。
4.2 外观
4.2.1气压表的分度线 数字、符号及其他标志应清晰,无划痕等缺陷。
4.2.2指针式气压 表的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应清晰,无影响准确读数的划痕和折光。
4.3漆层和镀层
4.3.1漆层应均匀,无气泡、堆积流溢和划痕等现象,其与被覆盖物表面的结合应牢固,在经受耐温度变化试验后,应无皱缩或起层现象。
4.3.2电镀层 和化学处理层应符合QC/T 625的规定。
4.4指示状态
4.4.1气压表的指示部分运动应平稳,允许有轻微跳动,但应无卡滞现象。
4.4.2在压力取消以后 ,气压表的指示部分应停止在被测压力值上,无倒退现象。在没有压力时,用手按动回位机构或按下标尺,气压表的指示部分应返回初始位置。
4.5基本误差
在4.1.3规定的环境条件下,气压表的基本误差以上量限压力值的百分数( % )表示。其值在测量范围内任何位置均应符合表3的规定。

QC/T 15-92.
1主题内容与 适用范围
QC/T 15规定了汽车用塑料成型制品(以下简称制品)性能的通用试验方法。
QC/T 15适用于汽车用各种塑料制品,但不适用于发泡制品、座垫、电镀制品、涂装制品。
2引用标准
GB 209工 业用氢氧化钠
GB 252轻柴油
GB 435汽油机油
GB 484车用汽油
GB 534 工业硫酸
GB 29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B5671汽车通用钾基润滑脂
JB 3979汽车转向盘试验方法
QC/T 17汽车零部件耐候性试验- 般规则
SY 4005 4604 号合成刹车油
3 试验项目
试验项目包括如下11项:
a.耐温度性试验:
b.耐候性试验:
C.耐水性试验;
d.耐湿性试验;
e.耐化学介质性试验:
f.耐振动性试验;
g.耐冲击性试验;
h.耐磨损性试验;
i.耐擦伤性试验:
j.刚性试验;
k.综合试验。
4试验的一 般条件
4.1标准环境
试验的标准环境应符合GB 2918 的有关规定。.
4.2试样
供试验用的试样,取自实际装配使用状态下的制品,在不影响制品性能的情况下,亦可采用试验片,试验时模拟制品在汽车上的实用状态。
4.3试样预处理
试样应从制造后至少放置24h的制品中随机抽取,并在试验前将试样按4.1规定的环境放置不少于4h,再进行试验:如果需要也可由供需双方协商规定其它条件。
5试验方法
5.1耐温 度性试验
耐温度性试验是检查制品在高温、低温和高低温交变情况下的实际性能。
5.1. 1试验的分类
试验分类按表2规定

QC/T 15-92.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QC/T 15规定了汽车用塑料成型制品(以下简称制品)性能的通用试验方法.
QC/T 15适用于汽车用各种塑料制品,但不适用于发泡制品、座垫.电镀制品、涂装制品。
2引用标准
GB 209工业用氢氧化钠
GB 252轻柴油
GB 435汽油机油
GB 484车用汽油
GB 534工业硫酸
GB29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5671汽车通用锂基润滑脂
JB 3979汽车转 向盘试验方法
QC/T17汽车零部件耐侯性试验一般规则
SY40054604号合成刹车油
3试验项目
试验项目包括如下11项:
a.耐温 度性试验;
b.耐候性试验;
c.耐水性试验 ;
d. 耐湿性试验;
e.耐化学介质性试验;
f. 耐振动性试验;
g.耐冲击性试验;
h.耐磨损性试验;
i. 耐擦伤性试验;
j刚性试验 ;
k.综合 试验。
4试验的一般条件
4.1标准环境
试验的标准环境应符合GB2918的有关规定。
4.2 试样
供试验用的试样,取自实际装配使用状态下的制品,在不影响制品性能的情况下,亦可采用试验片,试验时模拟制品在汽车上的实用状态。
4.3试样预处理
试样应从制造后至少放置24h的制品中随机抽取,并在试验前将试样按4. 1规定的环境放置不少于4h,再进行试验;如果需要也可由供需双方协商规定其它条件。
4.4试样数量
在无特殊规定时,试样数量,按表1确定。
5试验方法
5.1耐温度性试验
耐温度性试验是检查制品在高温、低温和高低温交变情况下的实际性能。
5.1.1试验的分类
试验分类按表2规定

QC/T 17-92.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QC/T 17规定了汽车零部件耐候性试验的内容、方法、条件及设备。
QC/T 17适用于塑料、橡胶、人造革、纤维等制成的汽车零件和汽车金属件。
QC/T 17不适用于电线、轮胎、防振橡胶、空气弹簧等零部件。|
2引用标准
GB 250染色牢度褪色样卡
GB 2410透明塑料透 光率及雾度试验方法
GB 2918塑料 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2941橡胶试样停放和试验的标准温度、湿度及时间.
GB 3511橡 胶大气老化试验方法
GB 3681塑料 自然气候曝露试验方法
GB9754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元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
GB 9277.2 色漆涂层老化的评价第二部分起泡等级的评定
GB 9277.3色漆 涂层老化的评价第三部分生锈等级的评定
GB 9277.4 色漆 涂层老化的评价第四部分开裂等级的评定
GB 9277.5色漆 涂层老化的评价第五部分剥落等级的评定
GB1767漆膜耐候性测定法
3术语
3.1耐候性: 试样在日光、臭氧、雨雪、湿度、温度等自然气候条件下抵抗老化的能力。
3.2耐光性: 试样表面在光的作用下,对老化的抵抗性。
3. 3老化:试样暴露于自然或人工环境条件下,性能随时间变坏的现象。
3.4曝露面:试样直接与日光、臭氧、雨雪等接触的表面。
3.5有效面:零部件在工作中起作用的表面。
a.使用状态下直接可见的表面,
b.由于表面状况变化直接影响零部件性能的表面。
3.6标准样件:在规定条件下保存的作为定期观察与对比用的样件。
3.7退色:试样在试验过程中,颜料色度、高度变化及其他组分劣化造成的变色。